凹蚀与蚀刻因子

凹蚀

凹蚀的规定

IPC-A-600G 3.1.5.1规定

理想的凹蚀

理想的凹蚀切片图

均匀地凹蚀到最佳的深度0.013mm。

允收:1级、2级、3级

允收的凹蚀切片

凹蚀深度介于0.005mm与0.08mm之间,孔环单边上允许出现过蚀不足的残角(凹蚀阴影)。

允收:1级、2级、3级

凹蚀阴影切片

凹蚀深度不小于0.005mm或大于0.08mm,孔环上下两边都出现了残角(凹蚀阴影)。

负凹蚀

根据MIL-P-55110E的规定,负凹蚀的深度不可以超过0.5mil。IPC-6012对CLASS1类板和CLASS2类板的要求不可以超过1mil,对于CLASS3类板子要求不可在超过0.5mil,也都认为是通孔品质上的缺陷,但斜口处一律不允许超过3.5mil。如下图所示:

负凹蚀的规定示意图

微蚀过度的凹蚀

微蚀过度的凹蚀切片

化学沉铜制程的微蚀一旦过度,就会造成负凹蚀,而且对黑化层攻击还会造成楔形缺口,右图由于有化学铜的强力导通才使电镀铜有机会去补平缺口。

内层铜箔负凹蚀

内层铜箔负凹蚀切片

以上三张图片均为负凹蚀,左图情况比较轻微,铜箔收缩甚少,中图的内层铜箔收缩已增大,右图环面收缩已达1mil,且上下两侧收缩很深,其中下侧的光面黑化层的位置更为深入,此等斜角在MIL-9-5500E中称为Shadow。

渗蚀负凹蚀

渗蚀负凹蚀切片

左二图为负凹蚀较严重的切片影像,尤其是黑化面斜口的渗蚀尝试更为明显,也是造成孔壁楔形孔破的原始病灶。右图切片影像中可以见到严重的负凹蚀,但已经被化学铜与电镀铜所填平,但左侧空心缺口却未填平。

蚀刻因子

蚀刻因子(Etch Factor),根据IPC-A-600F 3.2.1计算公式如下:

蚀刻因子示意图

$$蚀刻系数=\frac{V}{X}$$

最后更新时间:2025-01-25 16:58:22